图书 自动翻译
《道德形而上学基础》(1785),又名《道德形而上学基础》,是哲学家康德的现代哲学著作。这是他关于道德哲学的大量著作中的第一部,并试图为以后的道德理论著作奠定基础。康德认为,以前的道德哲学家并没有成功地定义道德,并认为他们过多地基于个人经验来定义道德。《道德形而上学基础》试图证明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,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理性的人。他在 1797 年出版的《道德形而上学》一书中扩展了这一想法,该书在更具体的背景下应用了一些《基础》的想法。康德在哲学方面的工作彻底改变了学者们处理理性观念的方式,
《任何未来形而上学导论》是伊曼纽尔·康德 (Immanuel Kant) 的科学哲学著作。«Prolegomena» 首次出版于 1783 年,探讨了形而上学是否可能,以及如果它存在的话它是如何运作的。这是一部论战性的作品,这意味着它是一本修辞性的书,它通过削弱对立的论点来证明自己的立场。这是 18 世纪学术界流行的写作风格。康德是一位德国哲学家,以其第一部著作《纯粹理性批判》和他的道德理论而闻名。他是启蒙时代最受尊敬的哲学家之一。在《导论》中,康德质疑形而上学是否是一门真正的科学。在探索三个主要的先验问题之前,他首先提出了形而上学的问题。在探讨了这些问题之后,康德认为,尽管形而上学还不是一门科学,有可能通过将规则赋予它而使其成为一门科学。在第一部分“关于所有形而上学知识的特殊特征的序言”中,康德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知识——“先验”和“后验”。“先验”知识来自我们自己的经验之外。另一方面,“后验”知识来自我们自己的经验。数学是“先验的”,因为我们可以在不亲自体验的情况下理解它。
自 1781 年出版以来,康德的《纯粹理性批判》已成为哲学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。 这部复杂的作品与柏拉图的《共和国 》、阿奎那的《神学概要》和 尼采的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等开创性作品并列 。
《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》写于 1785 年,四年后康德写下了他伟大的《纯粹理性批判》。
1783 年,《柏林月刊》的编辑 JE Bister 发表了一篇题为《关于不再有婚姻中的神职人员的建议》的文章,建议解除神职人员举行婚礼的必要性。在这方面,出现了公民婚姻的想法,而不是教会长期宣扬的制度,根据这种制度,婚姻,顾名思义,是上帝认可的宗教结合。比斯特的文章认为,这种公约是直接的侮辱,与启蒙运动的理想相反,启蒙运动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可以想象的侮辱。
伊曼纽尔·康德 (Immanuel Kant) 于 1783 年撰写了《每一种能够将自己呈现为一门科学的未来形而上学的序言》一书。
时至今日,学者们不知道康德为什么要写这本书,对康德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和他的灵感一直在争论不休。但他们能达成一致的是,它是神学和宗教哲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著作。